華信航空與新銳旅行邀請各家媒體造訪台東體驗生態有機之旅,想當然小歐也列隊其中啦^.^
本著希望提昇國人對於高品質深度旅遊的認知,撇開過去價格取向的消費習慣的想法,
特別開發了全程無shopping,以「生態旅遊」為主要訴求,
一來帶動台東經濟發展、一來讓遊客能夠真正得到身心放鬆,不被購物行程擾亂的休憩的自由。
玉龍泉生態步道
玉龍泉位於台東鹿野,為當地永安社區內的一條天然湧泉野溪,
早其為永安與高台兩地往返道路,於民國90年開始推動社區營造,
95年全面發展生態旅遊。沿著玉龍泉步道行走,
可見兩旁樹上垂掛著罕見植物「血藤」,當地居民多用其堅硬的果實為刮痧工具。
步道尾端有一長達368階的「生日快樂步道」,除了第1階與第368階,
中間每階代表一個日期,由1月1日到12月31日,遊客可於自己的生日那一階階梯旁簽名留念。
1.難得遇到血藤生長在伸手可得的高度,平時血藤生長至少離地3公尺。
2.368生日快樂階梯是當地居民的創意,提醒大家生命的喜悅。
3.4.走完階梯後抵達愛嬌姨茶園,渴想用以綠茶為基底的豐盛美食。
美農咖啡園
美農咖啡園主人為前國大代表暨臺東大學兼任教授宋彥雄老師。造訪美農咖啡園,
宋老師會先對旅客解說咖啡的品嚐方式、種植過程,然後參觀整個園區。
園區內的Arabica咖啡堅持全程有機植栽,並且不驅趕所有來品嚐果實的鳥類、昆蟲。
「讓所有生態在此互利共生」是宋老師的生活態度,
樸實而感恩萬物的心情,讓咖啡園更天一份暖暖人情味。
5.咖啡加上一點白蘭地最是美味,慢慢分5口品嚐,就能有苦、醇、香、酸、甘的體會。
我自然生態農園
我自然生態農為分為「生活區」、「生產區」以及「生態區」三個部份,
其中佔地最大的是完全沒有任何營收的「生態區」,
只為了保留下最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為大自然貢獻一份心力。
「生活區」主要空間為我自然民宿,有別於一般的節能綠建築,以哲學思維的空見概念,
「尊重土地自然環境以及人事物之平衡」為中心思想孕育而生的全國第一棟「有機建築」。
生產區北面預留空間、東西兩側造林,如此規劃使得園區內部行程一種「微氣候」,
夜間溫度下降6-7度,即使夏日炎炎,此地也感覺舒適怡人。園區種植果樹超過百株,
多達20種以上得品種,依照「物種多元化」及「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形成了小型而完整的生態系統。
6.當初建築民宿,一共換掉6名建築師,直到第7位趙建築師終於設計成功。
巒山森林博物館
正式進入森林博物館之前,門口可先參觀「會走路的樹」以及「天堂之門」。
「會走路的樹」其實就是白榕樹。它會根據日照和當地環境橫向生長,並且從橫向的枝幹向下生出氣根,
漸漸的主幹痿縮,氣根越來越粗變成新的主幹,於是整棵樹就好像會走路般的移動了。
7.白榕樹會不斷向外擴張,原本的氣根越來越粗,會變成新的主幹。
參訪了會走路的樹,鄰近的天堂之門可以鳥瞰整個花東縱谷。
天堂之門本身是兩株盒報載一起的樹,
高聳參天,遇到雲霧繚繞的天氣,整個環境彷彿置身仙境,跨過了這道門就能進入天堂。
青色半人高插著肉塊的竹籤,大家為在炭火前面烤肉,成敗好壞全看自己的手藝。
在博物館主人阿立曼引領下,旅客時而拉著繩索向上攀爬,時而側身越過巨岩間的縫隙,
嗅聞掌心土壤的芬芳,甚至可以拉著繩索爬上三樓高的大樹。
阿立曼表示「我們不要第一,只要全台唯一無法複製的景觀!這才是發展在地文化產業的精神!
我要搶救這片土地,因為族裡的老人,都已逐漸凋零。」
10.]森林博物館內的走廊「一線天」,最窄處僅容一個成人側身而過。
11.大忠哥氣喘吁吁爬到一半忽然手機響起,結果是「宅配」打過來的…
當下大家笑翻了,就看他怎麼度過這個局XD
阿度自行車
參觀台東龍田村,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
阿杜是鹿野鄉龍田村最有創意的解說員,他會帶著你騎著自行車造訪整個村子。
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阿度以他最幽默詼諧的介紹風格讓旅客邊笑到噴淚邊瞭解龍田村的一切。
最後,在一片長廊下,大家躺在馬路邊體驗身心全然放鬆的感覺,
然後回到起點來一份暖胃的簡餐,
絕對讓旅客在歡笑當中體驗到「原來生活原來也可以這樣 原來還有這類的旅行」。
12.阿度自行車店內種類齊全,男女老幼皆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單車種類。
14.回到出發點,來一份暖胃的當地家常美味,帶著滿足的心回到溫暖的家。
小歐總覺得台灣的旅遊規劃應該回歸到品質導向,而不是看似低價位的促銷,卻犧牲了所有應有的品質。
台灣真的好山好水,不會輸給國外很多知名景點。
其實,同樣的預算,不見得要花在長途跋涉,台灣就有很多好地方值得一去。